煤价上涨火电企业承压 国内最大上市电企被迫变卖资产
对火电企业而言,9月28日公布的最新一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并不是个好消息。数据显示,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本期报收于561元/吨,较上一个报告期上涨7元/吨,较年初上涨190元/吨,涨幅高达51.21%。
这是煤价连续第十四周上涨,虽有利于改善煤炭企业的经营业绩,但却意味着给下游的火电企业进一步施压。
同样在9月28日,北京产权交易所正式披露了两项央企产权转让项目。转让标的分别是华能左权煤电有限责任公司20%股权、阳泉煤业集团华能煤电投资有限责任公司49%股权,转让价合计71348.56万元。两项标的的持有主体同为华能国际(600011.SH)——国内最大的上市发电企业之一。
一边是适逢冬储期煤炭需求缺口大导致煤价持续上涨,煤炭企业演绎黑色行情。另一边则是产能过剩量价齐跌,火电企业盈利空间被压缩。对比之下,不难看出火电企业日子并不好过。因此,即使是国内发电龙头之一的华能国际,谋求转让煤电资产便在情理之中了。
实际上,华能国际当前所处的环境可谓是内外交困。
根据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公布的今年8月份煤炭经济运行情况显示,前8个月,全国电力行业耗煤量为12.2亿吨。结合此前发布的前7个月电力行业10.4亿吨的耗煤量,可测算出8月份全国电力行业耗煤量约为1.8亿吨。而国家发改委9月中旬公布的8月份全国综合电煤价格指数显示,当月全国综合电煤价格指数为369.74元/吨,较7月份上涨29.02元/吨。这就表示,单单在8月份火电企业购煤的成本就增加52.24亿元。
此外,另一项数据也彰显火电企业遭遇的困境。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前8个月月,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2507小时,同比减少173小时。其中,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2727小时,减少228小时。
面对如此行业环境,华能国际受到的冲击显而易见。今年上半年,华能国际完成发电量1460.80亿千瓦时,为公司年度计划的46.37%,较2015年下降8.60%。受此影响,公司1月-6月实现营业收入529.24亿元,同比下滑18.9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2.92亿元,同比下滑30.54%。
中信证券分析师在点评华能国际的中期业绩时认为,由于电量加速下滑致使华能国际上半年业绩低于预期,与此同时,煤炭价格的回升也使得公司下半年业绩进一步承压。针对上半年公司发电量下降的现象,申万宏源分析师在研报中解释称,其主要原因在于全社会用电低增速增长,同时跨区送电以及核电产能的增长挤占公司火电机组的发电空间。
在华能国际的发电结构中,火电发电量占据绝对比重。根据公司公布的今年上半年发电量情况,公司1月-6月煤机发电量为1363.62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93.35%。另外,公司2016年半年报也显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公司可控发电装机容量为82571兆瓦,但其清洁能源(水电、风电、光伏、燃机)比例占比低,仅为12.87%。由此可见,华能国际主要依赖火电业务,其更容易受到火电行业持续低迷的影响。
此次华能国际公开转让的两项资产均为煤电资产,且标的资产质量参差不齐。北京产权交易公示的信息显示,华能左权煤电的经营范围包括建设经营管理电厂及相关工程等,华能国际持股80%,为其控股股东。华能左权煤电2015年年度以及2016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51,330.63万元、65622.91万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3933.4万元、8315.85万元。
相较之下,阳泉煤业集团华能煤电投资远不及前者。该公司的经营范围为对煤、电项目的投资开发、咨询服务管理,华能国际持股49%。公司另一大股东则是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51%。根据披露的信息,阳泉煤业集团华能煤电投资2015年年度以及2016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2217.6万元、7610.94万元,同期净利润则亏损6002.36万元、4464.55万元。
若能顺利转让,华能国际可获得一笔数额不小的投资收益,以增厚公司今年的业绩。不过,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加快公司发电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大对清洁能源投资以释放火电发电压力才是华能国际今后发展的重中之重。